“真假”股东谁该担责?
问题提出
甲某是乙某的亲戚,应乙某的请求,帮助乙某代持A公司的股份,并被注册登记为A公司股东。不料某日甲某接到法院通知,因A公司对外欠款不还,甲某因未实际出资被债权人起诉要求甲某作为股东偿还公司债务。无独有偶,小张是外籍华人,由于投资方面的政策限制,小张作为隐名股东,请朋友代持了其在甲公司的股份。然而时间久了,朋友见甲公司分红可观,于是产生了鸠占鹊巢的念头,小张非常着急,希望能够确认自己是真实股东的身份。
律师分析
一、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
隐名股东是指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由他人代持股份,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将股东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与其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是指记载于工商登记资料上,没有实际出资或出资与登记不符的股东。由于实际的股东与对外公示的股东不一致,实践中经常出现由此产生的争议。
二、常见法律风险
1、隐名股东未依约出资,显名股东来承担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的债权人可以要求没有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2、公司违法犯罪,显名股东受牵连。由于显名股东只是挂名,并不实际操纵公司,一旦公司涉及违法犯罪,则显名股东将可能受到波及。
3、隐名股东被显名股东鸠占鹊巢。显名股东对股权具有一定的控制权,对公司重大决策的表决,分红,股权转让等等都是由显名股东做出。一旦显名股东不配合,则隐名股东将陷入被动。
4、因显名股东的私人事务导致隐名股东的股权被处分。例如显名股东成为被执行人,则该股权将可能成为被执行财产。显名股东去世、离婚等,也将导致股份成为被处置分割的对象。
三、争议解决
1、确认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的身份。划分责任的首要任务是确认主体身份。代持协议是比较明确可以认定隐名股东作为实际出资人身份的判断依据。除此之外,实践中法院一般也会从隐名股东是否真正实际对公司做过出资、是否有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承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身份、是否有其他证据证明隐名股东是实际出资人等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作出认定。
2、显名股东向隐名股东追偿。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公司债权人以显名股东未出资为由要求显名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法院一般会支持由显名股东承担责任。但是法律也规定了在该情形下,显名股东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隐名股东进行追偿。
3、追回“鸠占鹊巢”的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显名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隐名股东可以请求法院予以追回。并对于显名股东造成的损失要求赔偿。
四、风险规避
根据法律规定,隐名股东如果想要请求公司将其变更为显名股东,或向其签发出资证明书,或者将其记载于股东名册、公司章程,或要求向公司登记机关做登记的,必须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由此可见法律对于其他股东态度的重视。因此发生代持股的情形,建议保证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做出书面确认,认可代持关系。